我國2000年進入老齡社會,預計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將突破2億,占比將達到13.5%,遠超7%的老齡社會標準。妥善解決養老難題、提高養老服務水平刻不容緩。目前中國式養老大致分為三種:居家養老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。按照國際經驗,機構養老最多只能解決3%左右的老齡人口問題,剩下97%的老人要靠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。目前全國有上千個養老服務平臺,分布于省區、市、縣、街道、社區各個層級,但多數以社區為單位,投入小、服務范圍窄,沒有足夠能力整合線上線下資源,有的只能從事簡單的信息發布,作用不明顯。
為了解決國內絕大多數普通老年人養老的需求,涉水人科技探索出一條更容易普及的“互聯網+養老”模式,無論居家養老模式還是社區養老模式都可以采用,該模式秉承互聯網開放、便捷、分享的理念,將信息技術、人工智能、互聯網思維與居家養老服務機制建設相融合。通過建設養老服務平臺,整合線上、線下資源,實現了養老服務供給資源的集約化管理和供需有序銜接。互聯網不僅成為線下“交易”的前臺,增加了供給、對接了需求、平衡了供需,而且充分拉近了供需雙方距離。老年人可通過平臺直接派單,足不出戶享受便捷服務。養老服務平臺借鑒電商模式,將一些高消費、邊緣性老年服務產品以較低價格引入養老服務平臺,增加了服務供給,提高養老服務質量的同時為商戶增加了商機。
其基本功能模塊包括:(1)讓老人佩戴實時采集生命體征數據的可穿戴設備,比如健康手表、手環之類,將采集到的健康數據及地理位置等信息實時上傳云端,實現24小時遠程監控,保障老人的安全;(2)老人也可以通過專門為老人建立的的小碼仔平臺預約看病、呼喚家政上門等服務,屆時,只要是有網絡覆蓋的地方,老人就能享受到健康、安全的養老服務,對于自理能力較差的老人,還可以提供智能按鍵設備,一鍵即可呼叫服務上門;(3)在老人住所安裝監控攝像頭便于查看老人的起居情況。
小碼仔平臺:
對社會服務商和社會養老機構的信息整合,統一在平臺上管理和展示,老人用手機掃碼即可進入平臺(對于無法使用手機的老人,還可以提供智能按鍵設備,一鍵即可召喚服務),可對各類服務或商品的訂購派單,派單會即刻到達服務機構人員并提供上門服務,包括生活服務、健康服務、護理服務、日用品采購等。
智能穿戴設備:
通過可穿戴智能設備端連接老年人,可以檢測老人心率、血壓、血糖、血氧等健康信息,數據上傳到老人APP、家屬APP和健康管理平臺,形成健康數據檔案,還可為老年人提供定位跟蹤、緊急呼叫、日常生活照料服務等。